昨日,本報與杜甫草堂博物館聯合推出的“感受漢字之美”活動上演收官之作。最後一節體驗課為傳拓課程,授課老師宋鑫獨闢蹊徑地讓幸運讀者傳拓經典的《芥子園圖譜》中的梅、蘭、竹、菊四幅雕刻作品,親手製作拓片,感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。
  仰止堂里感受傳統書院氛圍
  由於昨日是此次互動體驗課程的最後一場,參與者達到了50餘人。昨日參與此次互動體驗活動的不僅有對古文感興趣的國學迷,也有學習書畫多年的書畫迷,對於傳統文化相同的愛好,讓他們走到了一起。“以前古人上學都是在私塾、書院,想不到現在在仰止堂里,我們也能感受到傳統書院的氛圍。”昨日,當幸運讀者走進仰止堂時,大家被眼前古色古香的中式書院建築所吸引。大廳中,深色的仿古桌椅大氣沉穩,書香濃郁。四周竹席鋪地,沙發軟包隨意擺放,讓大家的心情一下子放鬆下來。牆面上的磁性棋盤圍棋、象棋,也讓讀者們“棋逢對手”。每處設計無不彰顯傳統文化魅力。見到這樣的情景,大家紛紛感慨,想不到草堂裡面還有這樣別有洞天的好地方。
  昨日,仰止堂“草堂一課”宋鑫坐鎮現場,為幸運讀者帶來傳拓課程。她首先利用講臺上配備的全套多媒體教學設備,用交互式白板動態展現拓片和雕版印刷的前世今生,為幸運讀者講述傳拓理論。“傳拓技藝能真實有效反映並表現器物的形態與原貌……”老師講得細緻入微,幸運讀者也聽得入神。
  爭相體驗雕版印刷拓片製作
  活動高潮當然是互動環節。老師擺開架勢,鋪開製作工具,讓大家親手製作拓片作品。大家一邊看專家示範,一邊期待著親自上陣操作一把。只見宋鑫首先將宣紙鋪在準備拓的模板上,用水壺往宣紙上灑水,然後用板刷來回刷。她說,“這是拓片的第一步,等待宣紙的水分幹了以後,就可以上墨了。”幸運讀者們見到老師在濕潤的宣紙上,輕而易舉地用板刷來回刷壓,他們也爭相體驗。“這好簡單嘛,來回刷就是了。”一個戴著眼鏡的小讀者,邊刷邊得意地炫耀,誰知道,話音剛落,刷子就把宣紙刷壞了。“刷宣紙也要講究技巧,板刷不能離開宣紙……”聽到專家的解釋後,那位小讀者不好意思地笑了,“想不到拓片還有這麼大的學問,我不敢小瞧它了。”
  再次示範的宋鑫用棕帚在花卉雕版上塗上紅色,然後在上面墊上一張宣紙,用棕擦在宣紙上來回輕壓。大家湊近,屏住呼吸,目不轉睛地盯著紙面。不一會兒,宣紙上慢慢出現了花卉的圖案,眾人興奮地叫起來,忙不迭地親自上陣印一把。“太神奇了!棕擦也能擦出畫來。這比我畫國畫還有意思,印刷出來的花卉好細緻哦。我太喜歡了。”拿著自己製作的雕版印刷品,10歲的林萱蕾開心地與父母分享著。
  對此次活動贊不絕口的幸運讀者馮明告訴記者,現代人生活節奏快,讓大家接受傳統文化熏陶很重要。傳統文化不僅僅是唐詩宋詞,包括很多方面。通過此次互動活動,他們親身感受傳統文化,這將令他們特別是孩子們對傳統文化有更深瞭解,有可能讓孩子們獲益終身,這要比在課堂上死記硬背課本效果好很多。
  拓片體現了漢字的傳承之美
  “拓片是我國一項古老的傳統技藝,是使用宣紙和墨汁,將碑文、器皿上的文字或圖案,清晰地拷貝出來的一種技能。這傳拓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技藝,拓片不僅有實用性,更具有藝術性,它體現了漢字的傳承之美。”著名美術史家、書畫鑒賞家、四川博物院副院長魏學峰介紹說,中國拓片技藝分南、北兩大派系,派下又分支系。古時的石刻書法作品多以拓片形式存在於世。自宋代起,“北碑南帖”簡單地概括了南北派系的主要分歧。南派著重於帖學(墨跡書法),北派則註重碑學(石刻書法)。南北二派在五胡亂華時期因政治原因隔離開來,南派通過東晉、劉宋、南齊、梁、陳前後五朝,北派以後趙、前燕、前秦、北魏、東魏、北齊、北周、隋朝一脈相承,至唐宋二派形成現狀。南派以蘇派為代表,金春剛是蘇派技法的代表大師。
  中國文人有著隨處留下墨寶的傳統。這些漢字墨寶被雕刻在了石碑、木匾、青銅器等處。古時,能夠看到這些漢字經典的人畢竟是少數。為了傳承這些經典,古人發明瞭傳拓技術,讓這些漢字經典盡可能地以原貌進行傳承。魏學峰說,傳拓技術在傳承漢字之美的同時,也推動了中國金石學的發展。拓片本身也是一種藝術。本報記者 王嘉 攝影 馬丁  (原標題:拓片中展現傳承之美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t97xtztb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